農歷臘月初二是我母親生日,原本估好時間,出版社三審三校,書號審批,印刷、發行,大概需要三個月……我在2016年9月將稿件寄給出版社,希望母親生日時收到我的書,可是因為路途遙遠,因為物流還有其它,這本書姍姍來遲。
其實一直想為母親寫點東西的,思緒蠢蠢欲動卻沒有下筆,有太多不便言說的原因。我從17歲開始患上類風濕性關節炎,現在年近35,這18年來,為了給我治病,母親常年在外奔波,從中年到暮年,歷盡艱辛,廣受嘲諷。而我的病卻沒見好轉,斷斷續續的惡化及控制,從起初的跛行到靠著一根竹竿行走天下,再到股骨頭壞死拄上雙拐……如今只能用便宜藥維持,激素止疼,身體浮腫殘變。母親也將繼續在路上,輾轉求助,仰望明天。
母親的故事,有很多很多,一天一晚也說不完,如果完全表達出來,那肯定是一本好書。比如從來沒出過遠門的她第一次從家鄉走到武漢,花了六天六夜,比如在擺地攤賣書時被人用假錢欺騙,比如遇到冒充神醫的要求請吃煙喝酒,比如假菩薩的法事和傳銷陷阱……
了籌集醫藥費,多年來母親一直在各城鎮售賣我的第一本書《乞討日記》,穿行大街小巷,用腳步丈量人間冷暖。嚴寒酷暑,艱辛跋涉。可是生活成本太高,交通、食宿、物流、通訊,陌生環境的試錯消費,圖書市場的低迷,書籍本身的無人問津,城管驅逐……其實這樣流浪售書根本攢不下錢,卻沒有更好的辦法——窩在家里,靠那不到四畝的薄地,越發貧困潦倒。賣書,除了有時候可以遇到一些熱心人,還是對我文學夢的一種支持。母親一直默默支持著我的夢想,雖然她沒有讀多少書,卻不斷地給我制造讀者。好在有些媒體的幫助,有記者報道母親的故事,漸漸地,母親的名字似乎也成了網紅。